补书网

补书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53章 历史证明惹谁都别惹汉使(第13页)

第353章 历史证明惹谁都别惹汉使(第13页)

而是亲赴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安抚汉蛮百姓,恢复民生。

他深入民间,察访疾苦。

见蛮人缺盐少铁,生计艰难,遂下令开官仓赈济。

又以朝廷名义赏赐农具、布匹。

汉民与蛮人曾有仇怨者,陈矫亲自调解,使双方和解。

一月之后,荆南四郡渐复旧观,百姓皆颂陈矫之德。

临行前,陈矫伏案疾书。

将荆南所见所闻、治理心得写成奏章,一分为二——

一份送往江陵,呈交荆州总部,附言道:

“荆南已定,蛮汉和睦。”

“然蛮地贫瘠,若欲长治久安,需轻徭薄赋,授以耕织,使其渐沐王化。”

另一份则遣快马送往洛阳,上奏天子刘备:

“臣矫奉命招抚荆南,察蛮人之所以叛,非尽因其野性难驯。”

“实因官吏苛虐,生计困顿。”

“今虽暂平,然若不加抚恤,日后恐再生变。”

“臣请于荆南设蛮学,教以礼仪。”

“减其赋税,助其农耕。”

“更择廉吏治之,则蛮汉可永享太平。”

陈矫所献之策,其实亦是诸葛亮在时用的策略。

只不过诸葛亮之后,后来的汉官由于天高皇帝远,朝廷监察不便。

便开始大肆压榨本地蛮人,以牟取私利。

而汉人虽不见得能从本地汉官中获得多少好处。

但生活在一起,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肯定是很好的。

所以也大多拥护当地汉官,朝廷就更难监察得到了。

故此,汉蛮矛盾不断激化。

蛮人不满汉人比自己享受到更多的特权。

加上两族语言文化不通,所以纷纷要求自立。

此次荆南叛乱,倒不如说是汉蛮矛盾激化已久的一次爆发。

虽然暂时平定了,但如陈矫所言。

如果处理得不够妥当,将来迟早会爆发。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