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44章 恭喜李治同学作文得奖作文的题目是我的首相父亲(第9页)

第344章 恭喜李治同学作文得奖作文的题目是我的首相父亲(第9页)

魏晋时期,其实就是为两汉察举制四百年导致世家野蛮生长,而进行的买单。

从前李翊也采取过不少手段打压世家大族。

但那毕竟只是小打小闹,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要从根上解决这种问题,只能从教育入手。

世家大族垄断了教育资源,或者说垄断了知识分子。

这就导致官员永远都出身于世家。

然后官员们靠着家世屡世公侯,才有了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的四世三公。

所以,只有打破知识分子的垄断。

避免官员都是从世家里面出来,才能从根上解决魏晋时期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当上首相后,便开始大力改革的原因。

因为魏晋的问题,本质上是两汉的历史遗留问题。

即便是如今的齐汉也不能避免,不改革早晚面临同样的问题。

“首相胸怀天下,欲行‘有教无类’之策,实乃大善。”

“然老朽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司马徽深邃的眼眸中。

李翊抬手示意:

“先生但说无妨。”

司马徽目光扫过在座诸臣,最终落回李翊面上。

“读书求学,非一日之功。”

“寻常百姓之家,男子需耕田种地,女子需织布持家。”

“若令其子弟终日伏案,家中便少一劳力。”

“纵使免去束脩,百姓仍难负担脱产求学之耗。”

殿中一时寂静。

刘备若有所思,手指轻叩案几。

司马徽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都说世家垄断知识分子,但其实人家从未刻意去垄断,甚至打压过。

因为即便放开私塾教育,底层百姓也很难接受教育。

主要是考虑到小农社会,男子们大多不能脱产。

“此事本相其实早已提前想过了。”

“那相爷的意思是……?”

李翊目光转向立于柱旁的李治,抬手一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