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被哪个美人绊住了脚?”
帐中众将闻言皆笑。
对于李翊这样一个在齐国趋近于“神化”的人物,被当众这般调侃,的确招笑。
李翊不慌不忙地从容施礼,说道:
“臣适才正与丹阳太守袁胤叙话,故而来迟。”
说着侧身向刘备引荐:
“此乃臣妻兄袁胤,昔年镇守丹阳十余载,屡挫吴军锋芒。”
刘备目光如电,将袁胤上下打量。
袁胤连忙伏地行礼:
“败军之将,愧见大王。”
“袁卿请起。”
刘备温言道,“子玉常与孤言,丹阳虽小,却是遏制东吴的要冲。”
“卿能坚守多年,实属不易。”
刘备也是真给面子,知道李翊要提携袁胤,当下也顺势表彰其功绩。
说袁胤保守了丹阳,压制东吴多年。
但之所以能够坚守这么多年,不是因为袁胤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个齐国。
丹阳后面就是淮南,有陈元龙的淮南水军在。
吴人敢轻举妄动么?
但不管怎么说,政治就是看结果的。
袁胤保守丹阳多年,这就是他的政绩成果。
李翊适时补充:
“去岁吕蒙白衣渡江,若非袁太守在丹阳牵制吴军主力,荆州恐难保全。”
刘备乃抚掌赞叹道:
“如此功臣,岂能不加封赏?”
略一沉吟,便道:
“即日晋封甘陵侯,领齐郎中,赴河北任职。”
唔!
袁胤激动地无以复加。
倒不是封侯有多么吸引人,四世三公出生的他,对于这种名利没那么大的反应。
更何况齐国内部侯爵不少,光关内侯就有八十多人了。
真正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自己丢失丹阳,不仅能免于责难,还能得到这么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