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94章 刘备 为什么不学曹操爷们要脸(第3页)

第294章 刘备 为什么不学曹操爷们要脸(第3页)

通过鼓励寡妇再嫁,来促进人口增长。

之所以从寡妇入手,

还是因为战争带走了大量男子的性命。

许多女子甚至都还未过门,就成了寡妇。

所以李翊在谏书中,不仅提出要鼓励寡妇改嫁,甚至提出应当对她们予以人文挂怀。

她们的丈夫、孩子死在战场上,自己则变得无依无靠。

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歧视。

诚然,汉朝对寡妇的态度比较宽容,毕竟这时候理学还没有兴起。

但这并不代表寡妇在社会上就真的能够跟寻常女子同相同。

诸如像赵云这一类的板正的传统男子而言,就是认为妇女改嫁是失节,而不愿意去娶。

不到迫不得已,寡妇肯定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不知军师如何看待此事?”

赵云心里明镜似的,诸葛亮将此书拿给自己看,肯定是意有所指。

诸葛亮沉吟道:

“李相在河北,因俗献策。”

“齐王知其然,故颁此书于青、幽、辽东、淮南,及亮所督之荆州。”

“盖吾等皆方岳重臣,熟知本邦民情。”

“齐王唯恐风俗各异,激生变故,有损德誉。”

“故令我等各陈所见,以定良策。”

刘备可是一个仁德之君。

此前诸葛瑾“生子不举”的行为,使得刘备专门下了命令,让父母不得抛弃新生子。

这件事,是刘备为了维护父子之间的基本人伦。

但也让刘备意识到了,在不同地方,真的会有不同的风俗。

诸葛瑾是天下名士,他生子不举的行为,依然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再一次证明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而李翊这次提出的政策,影响更大,让刘备不得不慎重。

专门发书到了各个州郡的最高长官那里去。

就是因为诸葛亮、陈登等人,了解当地的民俗。

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刘备会自行斟酌,然后定下最后的政策。

“……那不知李相这谏寡妇再适之策,军师以为何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