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次推行科举,老臣们才敢反对。
当然,反对不代表一定就是跟刘备作对。
更像是一种磋商谈判,希望有迴旋的余地。
而李翊就乾脆得多。
谁不听话,下乡去种田罢!
谁听话,谁留下。
就这么简单。
所以朝中有很多能力强的,也被下放了。
反倒一些能力弱,但站队强的,如刘琰等辈。
他作为刘备的宗室,那是坚定不移的拥护刘备的。
刘备不敢说的,他来说。
要不然,以他能力,凭什么能坐到如此高位。
甚至比许都开国元老的地位都要高。
刘备面露不忍:
“这些人隨朕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
“朕又怎忍心因为几句话,就把他们给罢免了?”
“……正因是陛下你这一朝的官员,咱们才能隨便罢免。”
“若是將来后世子孙,他们能像今天这样,一次罢免十数名官员乎?”
李翊发出灵魂拷问。
因为刘备是开国皇帝,李翊威望极高。
所以才能在推行科举时,隨便收拾朝中大臣。
甚至能够一次性罢免十数人。
这要是等到第三代、第四代皇帝,他们敢这样玩儿。
保管把江山玩儿丟。
所以李翊的意思就是,
趁著咱们这些老骨头健在,把该做的事做了。
你等到后代人来做,就哪怕给他下达一个指標。
让他必须推行科举。
你看他推不推得动就完事了。
李翊也不说要一步到位,把科举制度全面完善了。
而是希望,在自己能力有限范围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