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首相这种国家二把手,不是旁人想见就能见的。
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只是听说其名你,未见其人。
如今,听说李相爷亲临河北明伦堂。
许多士子,学问不好的,都跑来凑热闹。
见一见,这位帝国的风云人物。
也算是做到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这就叫人气,口碑。
“这便是李相爷吧?”
“看起来比想象中要和蔼许多啊。”
“废话,你以为相爷应该是凶巴巴的吗?”
“当然,我听我叔父说了,当官儿的大部分都是不怒自威,官儿越是大越是如此。”
“因为如果长得不凶,镇不住手下人。”
“可看李相爷和蔼可亲,不像是凶巴巴的人呐。”
众人对李翊的第一印象就是:
身材高瘦,风姿隽爽。
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诸君,”
李翊开言,打断了众人的嘈杂之声。
“今日不论君臣,只谈学问。”
“有疑科举者,皆可发问。”
“本相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沉默片刻,一华服青年起身问道:
“相爷好,学生崔曜敢问首相:”
“科举不论门第,然寒门无钱购书,无师授业,如何与世家竞争?”
“此非表面公平,实则不公乎?”
纸张不管怎么发展,怎么推行,那都是有成本的。
不可能真让国家来负担这个钱。
只有成本这个东西还在,寒门就是不可能竞争得赢世家的。
此言一出,堂内哗然。
此问尖锐,直指要害。
李翊不怒反笑,有条不紊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