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铸大钱不过剜肉补疮。”
“蜀地真正的宝藏……”
他取出一匹流光溢彩的织品,“在此!”
满殿目光顿时投去,原来是一匹蜀锦。
“昔刘璋暗弱,坐拥锦官城却岁贡不过千匹。”
司马懿声音渐昂,“若扩织坊至三千张,精选巴渝巧匠,则岁出十万匹。”
“此能够大益国家收入,臣恳请魏王举之。”
关于蜀锦的地位,诸葛亮的《出师表》就点评过了,叫——
“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在诸葛亮看来,蜀锦是蜀汉的一座金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认为刘璋管理蜀地水平不佳,在推行蜀锦方面乏善可陈。
很多工作刘璋都没有做到位。
只要是稍微有点远见的政治家,都能意识到蜀锦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它将会是蜀地创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司马懿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寻得一个合适的时机后,将发展蜀锦产业的想法说出。
“若能够使蜀锦大量生产。”
“便能使官俸半锦半钱,使锦价自稳。”
“军饷亦可以锦代饷,商税许锦抵纳,则四方商贾辐辏。”
司马懿提出的观点,就是希望打造一个“锦本位”的货币系统。
通过让直百钱与蜀锦直接挂钩,那样一来,便使得“直百钱”获得了信用价值。
同时,通过让蜀锦直接作为官俸、军饷发放,便能巩固其在蜀地的“锦本位”地位。
“荒谬!”
只见彭恙拂袖而出,厉声道:
“蜀地本狭,若弃农桑而逐锦绣,岂非舍本逐末乎?”
秦宓亦出列附和:
“昔管仲治齐,首重五谷。”
“李悝为魏文侯尽地力之教。”
“今我蜀魏地不过三郡,民不过百万。”
“若再驱民织锦,田畴荒芜。”
“他日刘备举兵来伐,我等何以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