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间,坡下已是堆尸如山,血流成渠。
袁尚盔也歪了,甲也斜了。
身上也被石头划出了好几道血痕,受此奇耻大辱,以他的脾性本该找李翊拼命。
因为他的部队人数仍旧占据优势。
尽管袁尚也意识到了李翊似乎分走了一支军队,但他并未联想到那支军队已经押粮走了。
只道别处还设有伏兵,遂不敢恋战。
领着残兵败将,灰溜烟地走了。
此战,李翊军击退袁尚军。
战后清扫战场,黄忠走过来,一脸不可思议地向李翊感慨道:
“吾只道袁尚会走小路,我却好绕至坡顶,居高下射。”
“不想此辈如此鲁莽,竟直往山林里闯,入我彀中。”
李翊笑道:
“袁尚鲜少用兵,今初登大位,急欲建功立威。”
“故而屡出昏招。”
“可须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袁神虽然牛逼,但他留下的几个继承人却没能继承到他的优点。
或者说每人各自只继承了一个优点,然后剩下的缺点全继承了。
长子袁谭勇猛过人,善于用兵。
但性格暴戾残忍,且目光短浅。
幼子袁尚实施仁政,能得人心。
但他本人其实不通兵法,因为没跟袁绍专门练过。
外甥高干文物秀出,治理并州更是政绩卓著。
但他不姓袁。
至于袁熙,性格优柔寡断,缺乏干大事的魄力。
但他老婆不错。
既击退袁尚军马,李翊即致书袁谭表示感谢。
袁谭见李翊击退袁尚兵马,大喜过望,谓左右人道:
“李子玉用兵如神,大破吾弟部卒。”
“吾欲趁势北上,席卷邺地,夺其大位。”
“公等看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