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吟了许久之后,李翊终于松口。
缓缓睁开双眸,出声询问张燕条件。
“……张将军开个价吧。”
“一百万斛粮食!”
张燕启唇更是了然,斩钉截铁地说道。
唔……
饶是现场有不少看客,但当听到张燕开出的条件之后,仍是忍不住屏气凝神。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啊!
“……呵呵,张将军莫非欺吾年少。”
“李某岂八岁童蒙,不识数目?”
李翊也算官场老手了,面对张燕的开出的惊人条件,表现的异常冷静。
“燕岂敢大言欺人,诓瞒郯侯?”“然黑山实有百万之众,从河南到常山,去除损耗。”
“百万斛粮,又能剩多少呢?”
或许有人会疑问,为什么一打仗粮食就消耗的快。
难不成前线将士多出来几张嘴不成?
确实多出来几张嘴,那便是喂养这些前线士兵的民夫。
他们把粮食运到前线去,他们得吃粮。
但是这些精壮的民夫,他们可不产粮。
劳动力被拉到前线去了,田地没人耕种,自然导致粮食越打越少。
其实路途损耗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劳动力脱产。
要是有充足的劳动力,可以保证将士既能在前线打仗,后方还有足够的人种田。
那国家就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可以无限制对外扩张。
但这在古代,是绝对没法实现的。
张燕在这次谈判中,取了巧,谈到了粮秣损耗问题。
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百万黑山人口,并不是人人都要上前线作战。
他们有不少民众,是自给自足的。
你这是百万人,又不是百万兵。
怎么能把军事上的问题一并放在这上面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