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陛下垂尸鸠之平,绝谄谀污蔑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九泉!”
袁绍此书言辞凿凿,第一次放下自己的高傲的头。
被曹刘将了一军之后,袁绍这时候总算意识到天子的重要性了。
他虽不欲把天子迎到自己的身边来,但也不能使曹刘掌控天子。
还是得把他放在眼前才好。
故急召手下文武过来议事。
袁绍背着手,忿忿道:
“曹操逢难,当死数矣。”
“若无我之辄救,彼得以存身乎?”
“前命其伐刘备,拒不听从,反与之联合,上书责我之过。”
讲到这儿,袁绍简直感觉奇耻大辱,恨恨道:
“曹瞒甚不当人,今乃背恩。”
“联合刘备,欲挟天子以令我乎!”
“召诸位来此,正是欲商议此事。”
“天子远在陈地,我使不得进贡,若要出使,必为曹刘从中作梗。”
“是故吾欲行迁都之计,奉迎天子至近。”
“不知列位尊意如何?”
由于袁绍对此事高度重视,是故几乎把麾下精英大臣都召来了。
汝颖派,以许攸、郭图等人为首。
河北派势大,以沮授、田丰、审配等人为首。
谋士审配进言道:
“曹操前不听袁公之言,不伐刘备,反与之联合,欲抗河北。”
“其叛逆之心已然昭显,不如早图。”
“夫兵法有云,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今我河北兵强,河南兵弱,以明公之神武,河朔之强盛。”
“以伐曹刘,譬若覆手之功也。”
“今不早取,后难图也。”
审配是激进派,建议袁绍马上出兵河南,灭了曹刘,以免养虎为患。
理由就是我们军队多,战力更强,兵贵神速。
一口气解决河南之患,不然等曹刘缓过来,就不好收拾了。
但此举于袁绍而言还是过于激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