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高平阵斩伪汉第一猛将,又在忻口大败数万辽军,契丹大将耶律敌禄也亡于您手。今年更是亲率数千禁军,一月时间便收复秦、凤四州,打得蜀军不敢跨过青泥岭……此等功绩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
“哈哈——”李奕一副爽朗高兴的神态,拉起罗彦环的胳膊,边向前走边说道,“罗将军倒是把在下给说的汗颜不已……正好,择日不如撞日,咱们找个地方坐着叙话。在下平生最爱结交壮士好汉,罗将军可要好好跟我说一下你当年的壮举……”
就这样,李奕径直拉着罗彦环走出了朱雀门,二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外城。
徐胜赶忙带着亲兵们,牵马跟在身后追去,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城门外。
“头儿,刚才跟罗巡使说话的那位……莫非就是殿前司的李都使?”守卫城门的一众士卒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忍不住向自家的队长询问。
“应……应该就是了!”守门小校有些呆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他没想到那位府衙的罗巡使,在这等着的竟然是这位大人物……而且看那样子,他竟和李都使还颇为熟稔?
他娘的!
守门的小校顿时懊悔不已,只觉得自己错过了天大的机遇——早知道那位罗巡使有这路子,自己就该趁机跟对方套套近乎才是!
……
不提守门小校的心思,李奕拉着罗彦环一路来到茶肆,点了一壶热茶和几样点心,随即便坐下来闲聊起来。
其实在那日救下罗彦环过后,李奕就让人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确认了对方就是历史上的那位罗彦环。
不过由于身上的担子重,平日里难有空闲时间,加之李奕也不想表现的太过急切,便就没有主动前去结交。
他准备先观望一下对方是什么态度再说。
而且说到底,不管罗彦环在历史上有多大名气,难道再大能大得过未来的宋太祖?
如今就连赵匡胤都要对他李奕示好,罗彦环自然还没资格让他亲自上门拜访。
毕竟同时代的历史名人有不少,若是一个个都要李奕去主动,那他的面子也太不值钱了吧?
当然,反过来那就不一样了……罗彦环能主动过来巴结李奕,他肯定还是要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对于罗彦环如今的处境,李奕也有所了解,对方跑到朱雀门来“蹲”自己,怕是不仅仅为了感谢搭救之恩,大概也是有想要“上进”的心思。
但李奕还是装模做样的问道:“罗将军在晋时就已小有名气,以你历经了三朝的资历和军功,为何如今却只是府衙的军巡使?”
罗彦环闻言,脸上涌现几分尴尬,摇头苦笑道:“不瞒李都使,家父在晋时曾为泌州刺史,末将因此得以补官内殿直,当了左班押衙。其后又累迁至散员都虞侯,只不过……合该我倒霉。”
“当初枢密使王峻骄横跋扈,企图挟制太祖而专权,后来被太祖贬官至死,并清算王峻之党羽。末将不幸被牵连,视为王峻的党羽,贬到邓州做了教练使。”
“今年初官家大力整顿军队,向各地藩镇征召将校士卒入京。邓州刺史见我有些才干,便上奏为我作保,朝廷这才又把我调回东京。”
“等我六月底到了东京,不知是否王峻之事的影响尤在,朝廷就只封我一个左军巡使的差遣……唉,整日里带人巡街查案,着实是一点盼头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