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溥这些大臣们只要提建议就行,但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的就多了……手下的骄兵悍卒们有些时候并不一定能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指示。
很多时候,只要在大方向上不出什么差错,柴荣也不太愿意追究这些事情。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时间不等人呐!
统一天下的机会,或许转瞬就逝,柴荣等不及要去实现心中的大志,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舍弃一些东西,付出一定的代价。
几朝几代累积下来的弊病,只能等天下彻底安定之后,才能腾出手来慢慢的梳理。
“对了……”柴荣想起什么,眺望着远处,开口道,“之前从东京传来奏报,说是王朴对扩建京城之事,有了新的章程。朕当时准了这事,这几天可有新的奏报发来?”
王溥应道:“京城倒是传来了不少的消息,但多是一些不太紧要的事,关于工程营造却是没有什么奏报。”
柴荣点了点头,继而轻笑一声:“朕那妹夫年纪虽轻,但做事却很持重。关于扩建京城的那等建议,朕觉得说的很好,让利于民换取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安抚百姓们的不满情绪。”
“先帝在世,常告诫朕要爱民如子,说是天下久战不息,百姓们苦不堪言,要以仁爱治天下。确实如奏报里所说,坊市之制已经不合时宜,天下需要一个新的气象。”
“若是此番在京城施行新的街市划分,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今后倒是可以大力推行至天下州郡,以修养民息、大开商贸之便。”
王溥闻言一楞,随后立马反应过来,皇帝口中的妹夫是谁。
他不知皇帝怎么突然从战事上,又把话题转到了扩建京城,而且言语之间,还用上了“妹夫”这么亲近的称呼。
好在皇帝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再追问什么,王溥便识趣的没有开口。
“从浮桥过河吧……”柴荣吩咐一声,转身走向马车。
其实他之所以提到李奕,因为是从眼下的战事,回想起今年收复秦、凤的战事。
从后周取代后汉以来,一直都在消除前朝的弊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扩土。
唯有柴荣登基之后,从后蜀手中拿回秦、凤四州,勉强算得上开拓了疆域……这也是柴荣目前最值得宣扬的成就。
而在这件事上,谁敢说李奕的功劳不大?
如今柴荣亲征江南,数十万大军出战,打了快有三个月,连一个寿州城都没拿下。
哪怕在江北各地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看似占据了很多地盘,但其中夹杂着许多唐军驻守,零零散散的被分割开来,算不上实际的拿到手中。
相比较之下,攻蜀之战原本前期不利。
但等李奕率禁军几千人出征,满打满算也不到三个月,就全面收复了秦、凤四个州的地盘。
甚至还在青泥岭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短时间内断了蜀国东进的念头和胆量。
就算后蜀比不上南唐的国力、军力,地形条件也不像淮河一线这般便利,使得唐军能快速的调动布防。
但李奕当时手下才多少人?而眼下攻打江南的又多少人?
况且地形限制了蜀国的援救,难道就不限制周军的进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