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心中轻叹一声。
二人乃是同胞姐妹,自小便感情深厚,她毫不怀疑自己的妹妹,在得知自己突遭病疾,心里会有多么焦急担心。
果不其然,待符氏拆开信笺,一眼就认出那熟悉的簪花小楷,只是字迹比往日潦草许多,有几处墨迹甚至晕染开来,像是写信时落了泪。
她仿佛看见妹妹独坐在东京的深宅里,就着昏黄的烛光,一边拭泪一边疾书的模样。
那些字句间流露出的关切与焦急,让她心头涌起一阵暖意,却又夹杂着说不出的酸楚。
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不能轻易作假,符氏走了一趟鬼门关回来,对许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符氏甚至在想,若是自己这次真的挺不过来,自己的皇帝丈夫顶多是落几滴泪,然后还会继续把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
因为自己曾死过丈夫,皇帝同样也死过结发妻子,而且就连几个儿子女儿都死了。
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不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一旦人没了,也只能埋藏在心底,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
更何况是一国至尊的皇帝,而且还是如自己丈夫一般,拥有雄心大志的圣明之君,绝不可能因儿女私情而影响国事。
符氏心里很清楚,自己若是死了,最好的结果就是皇帝续弦符家女。
一来符家作为外戚的尊崇不会有丝毫的减弱,二来她的幼子郭宗训也可以继续获得母族的助力。
然而训哥儿还太年幼,等他长大成人那一天,少说还有十余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谁也不敢保证会出什么意外状况。
符氏觉得自己也不得不逐渐开始考虑长远了。而见到妹妹写的这封信,更是让她心底隐隐涌现的念头,逐渐的清晰起来。
当初先帝驾崩之前,特意让李重进当着宰相重臣的面,在病床前跪拜今上。
表面上是在确立今上的继位身份,用以提醒李重进不要有非分之想,但更深层次的含义……何尝不是在给今上留下一个可以依重的禁军大将?
今上自然也是领会了先帝的意思,即位之后立马就提拔李重进当了侍卫司主将,这既是施恩的手段,同样也是借表亲之手掌控禁军。
虽然皇帝也提拔了张永德,来制衡李重进的权力,但这二人却都是皇帝的亲族。
在这乱世之下,各朝各代的皇帝确实要防备武将,但相比之下,若是连自己的亲族都不能相信,难道那些毫无亲缘的外姓大将还能更忠心?
正所谓将心比心,万一将来某一天发生了什么变故,她的幼子郭宗训需要有人扶持的时候,她肯定更放心自己的母族符氏,而不是皇室郭家的外戚李重进和张永德。
不过符氏心底还有更深的忧虑……自己的父亲魏王已经年老体衰,而她的几位兄弟都没有太大本事。
等到了紧要时刻,未必能指望的上。
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地方藩镇的实力被大幅削弱,往后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唯有大周禁军。
想到这里,符氏捏紧了手中的信筏,她突然觉得自己给妹妹安排的这门婚事,实在是太合适了。
不仅妹妹嫁了个如意郎君,对她自己幼子将来的处境,同样也有巨大好处。
事实上,符氏撮合自己妹妹和李奕的婚事,原本是经过皇帝的首肯,否则她是不会去做这事的,以免引起皇帝对符家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