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院中梧桐树,叶子就已几乎落尽,只留下树梢,梧桐打扫时还特意拾起几片金黄的叶子夹在书籍中。】
【你一袭磊落白衣,在梧桐树前缓缓讲道:“在夫子游山篇有一则故事。”】
【“夫子曾携众弟子游历山川,途中偶遇一柴夫砍树,柴夫正于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椿树下休憩,而那椿树却未被砍伐。”】
【“夫子好奇询问缘由,柴夫回答道:‘此树纹理不佳,无甚用处。’夫子便对弟子们说:‘正因这树不成材,方能尽享天年。’”】
【“夫子一行人从山里出来后,借住在朋友家中。朋友很是高兴,吩咐僮仆杀鹅来款待夫子。”】
【“仆人问道:‘一鹅善鸣,一鹅无声,请问该杀哪只?’主人答:‘杀那不会叫的。’”】
【“次日,弟子向夫子求教:‘昨日山中大椿树,因不成材而得以长寿;今日主人之鹅,却因不成材而遭杀。老师将何以自处?’”】
【言及此处,你微微一顿,含笑望向二人。】
【周遭的声伎们,多习“取悦于人”之戏,或精于奇技淫巧,却鲜有真正读过书之人。】
【唯有谢原身旁最为宠信的谢猴儿,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谢原笑道:“观弟,我自然知道,夫子他老人家对弟子回答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这便是雁木之间典故的由来。”】
【你轻轻颔首,看向张云芝却似乎像不是在和她对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材木因无用而得以保全,大雁却因无用而遭厨刀之祸。”】
【“未得天时之际,便如落地之蛇,俯身草莽,与蝼蚁为伍,居于泥泞之穴,食肮脏之物,以求安身立命。”】
【“而当天时来临,则可上天为龙,飞腾万里,呼风唤雨,吞云吐雾,普降甘露,尽显其才华。”】
【“是故,君子应藏器于身处雁木之间,待时而动做龙蛇之变。”】
【谢猴子在一旁静静地服侍着,微微弯腰低头,虽然脸上神色如常,但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暗自思量,出生寒微不是耻辱,能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这不正是他谢猴儿自小被卖于为伎,却从不甘于命!】
【而谢原则在一旁听得摇头晃脑,只觉得这番话颇为有趣。他出身豪门,自幼锦衣玉食,自然没有经历过抑郁不得志的滋味,也就无法感同身受。】
【“张大人已在泽湖多年,想必已经清楚,这泽湖真能是一个人能所为动的吗?”】
【你看向院外的天空,笑道:“天下的风云,不就在这大齐之中,在汴京之内,在这座朝堂之上吗?”】
【张云芝闻言,缓缓抬起了头,眼中透出一丝亮光。她明白,父亲若要完成心中之志向,便必须回到汴京。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
【她低头看着纸上那两行字,以及最后一行的“不入龙潭焉得其功”,心中不禁泛起涟漪。她转头看向你,问道:】
【“这最后一句,观公子如何解?”】
【“张大人,要回这汴京便要有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龙潭安得其功。”】
【“只需要一位亲卫陪同,光明正大进泽湖,便可赢一场回京之功。”】
【张云芝眉头一皱,脸色担忧道:“孤身进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