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借着林子的掩护,亲自观察地形和渡口守军情况,规划着进攻路线。
茶山关渡口位于乌江南岸,明军营寨依山傍水而建,背靠着一片陡峭的山崖,面朝乌江。
寨墙以木栅为主,辅以夯土,四周还设有望楼。
守军的防御重心完全放在了临江一面,此处寨墙高大,甚至还添置了多处炮位和箭垛。
经过一番仔细勘查后,李定国决定从山脊侧面的密林中潜伏一段,然后再抵近冲出。
这条进攻路线,需要先下一段陡坡,然后冲击明军营寨的侧后方。
进攻距离大概三四里左右,麾下将士只需一次冲锋便能抵达,守军根本来不及反应。
就在李定国勘察地形,制定进攻路线时,北岸的主力部队已经摆开了阵势,准备发起进攻。
邵勇早已得到消息,塘兵在河滩边发现了李定国部留下的旗帜。
他站在北岸的高地上,正举着千里镜,不停搜索着南岸附近的地形,估算李定国大概会从哪个地方发起进攻。
邵勇所在的位置,恰好能俯瞰整个茶山关渡口。
此处地势险要,江流湍急,两岸山崖壁立,乃是乌江天险的关键节点之一。
要是李定国没能按时赶到,邵勇还真不敢轻易从这里过河。
这茶山渡,绝非寻常渡口。
当年万历平播之役时,明军的副总兵谢崇爵便是在此渡口,惨遭播州土司杨应龙重创。
杨应龙据守天险,官兵被“杀溺死者数千人”,尸骸枕籍,血染乌江。
谢崇爵先败于茶山渡,再败乌江渡,连番丧师,最终被平播统帅李化龙以尚方宝剑就地斩首正法,不可谓不惨烈。
而现在,贵州总兵许成名在这里布下了三千明军,企图凭借天险之力,阻挡汉军兵锋。
经过一番仔细搜索,邵勇终于从千里镜中发现了对岸的异动。
就在明军营寨不远处的山脊上,他似乎能看见树荫在晃动,林间飞鸟盘旋其上。
邵勇见状,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他找来传令兵,厉声吩咐道:
“援军已到!”
“传我将令,让前锋做好准备,辰时准时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