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可是不折不扣的东南一霸,要是有了郑家的帮助,江瀚日后东进,就能迅速拿下长江以南。
啧啧,不知道他郑家有没有适龄的女儿。
紧接着,江瀚又提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郑先生,本王欲整饬水师,却苦于没有精通水战的将才和建造战船的良匠。”
“郑家纵横四海,船坚炮利,不知可否相助?”
“本王愿意以重金,延请一些造船工匠,以及深谙水战的壮士入川指点。”
听了这话,郑芝凤眉头一紧,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舟船水战,是他郑家雄霸海上的立身之本。
数千艘大小战船、无数经验丰富的舵工水手、乃至融合了中西技术的造船法门,是他们抗衡荷兰人、威压各路海盗、垄断贸易航线的核心优势。
这汉王坐拥天府之国,不出几年就能拿下云贵,要是让他再掌握了建造战舰的技术,练出一支能战的水师……
届时,他就能顺长江而下,直取江南。
今日助他建造水师,将来恐怕会成为郑家的心腹大患,此例绝不可开!
郑芝凤脑子转得飞快,迅速便做出了决断。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轻松地将话题一带而过,转而聚焦于商业利益:
“大王所言甚是,水师之要,在于人与船。”
“但此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从长计议。”
“眼下,咱们还是先谈谈生丝、蜀锦与硫磺、铜料的交易比例和运输章程吧。”
江瀚见郑芝凤如此反应,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双方刚刚接触,现在就谈这些,确实为时尚早。
他也不再强求,转而顺着话头点头应允:
“既然这样,那便先议定交易细节。”
“水师之事,等日后再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
郑家获得在四川贸易的特许权,并可优先采购蜀锦、生丝、珍贵药材等特产;
而江瀚则可以通过郑家的渠道,购买一些海外特产,军需物资。
至于协助建立水师的提议,则仅仅停留在了一个模糊的口头意向层面,等将来双方关系再亲近些,再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