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船队的头人说,他们是从福建来的客商,专程来四川做生意的。”
“夔州的洪参将不敢轻易决断,于是特意派信使赶来成都,向您请示。”
听了这个消息,江瀚愣了愣,哪儿来的客商?
他扭头看向亲兵,仔细询问道:
“船队是哪家的?头人姓甚名谁?”
亲兵摇了摇头:
“那帮客商没说具体名字,只说他们是福建的。”
江瀚有些纳闷儿,福建的客商,怎么会专程跑到四川来做生意?
再说了,就现在这个局势,大明不对四川进行封锁都算好的了,怎么会允许船队一路逆流而上?
除非这人有官方背景。
有官方背景,又来自福建,还能组织船队的,在这个时代,应该只有郑家了吧。
江瀚猜得确实没错,夔门外的船队,正是郑芝凤率领的郑家船队。
郑芝凤的这趟入川之路,可谓是艰险重重。
郑家的船队从厦门北上,绕道苏松,一路逆流而上,足足走了将近三个多月,才抵达了夔州府外。
郑芝凤本以为靠着打点守军,能顺利通过夔州府进入四川地界,结果船队刚抵达瞿塘峡外,就被一群全副武装的守军给拦住了。
好在江瀚的命令及时传到了夔州府,郑芝凤才得以顺利通过三峡。
他此行的目标就是要去成都,替自家大哥探一探这位新任汉王的口风,看看能不能与之建立起联系。
等进入四川地界后,沿途的所见所闻,都令郑芝凤颇感惊异。
他本以为川中此时应该是一片兵荒马乱的状态,结果没想到却井井有条,平静祥和。
田间地头隐约可见农户在耕种,道路旁也看不见流民,时不时还能看见一队头戴红巾的兵丁,正在四处巡逻。
这种秩序井然的景象,让常年往来于动荡东南沿海的郑芝凤感到一丝意外,也让他对那位神秘的汉王多了几分好奇和重视。
郑芝凤不禁将此地,与他郑家正在大力开发的台湾笨港相比较。
笨港那边是招募闽粤流民筚路蓝缕、开拓荒野;
而在四川,更像是一种快速的战后重建与整合,潜力也更为巨大。
当江瀚得知来人是郑芝凤后,心中疑惑更甚。
郑芝凤算得上是郑家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怎么会突然跑到四川来?
莫非是郑芝龙听到了什么风声,想搞政治投机?
数日后,郑芝凤一行人抵达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