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68章 对于农民起义的思考和矫正(第8页)

第268章 对于农民起义的思考和矫正(第8页)

“求您饶我一命!”

其他几个被抓的家伙也纷纷磕头如捣蒜,供词大同小异:

要么是游手好闲想趁乱发财的,要么是以前被真豪强欺负过、如今心理扭曲见不得别人好的苦主;

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发泄戾气、享受操控他人的疯子。

审问一圈下来,还真没找到他们背后有人指示的证据。

张锋看着眼前这几个吓得魂飞魄散、涕泪横流的怂包,又看了看被砸得一片狼藉的赵家院落,以及抱在一起瑟瑟发抖、满脸泪痕的赵彬一家,心中五味杂陈。

他挥了挥手:

“把这为首伤人的,煽风点火的都捆起来带走!按军法处置!”

“其余人等,驱散回家!”

“赵家损失,稍后登记报备”

类似的一幕,在川中各地上演。

潼川州,邵勇的巡逻队及时赶到,从一群暴民手里救下了几个被剥得只剩中衣、眼看就要被扒光羞辱的年轻生员。

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仅仅因为一身长衫,就被视为学蠹,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顺庆府,几名在衙门里负责抄写文书、地位卑微的小吏,也因为一身皂吏的打扮,被暴民团团围住,硬生生扣上了“官府走狗”的帽子。

好在巡逻队的及时出现,才避免了又一场悲剧。

随着江瀚的强力干预,大量巡逻队开赴各地强力弹压,川中这场因“除五蠹”而起、却险些演变成暴乱的起事活动,终于被强行遏制了下去。

川中各地的暴乱虽然渐渐平息,但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报告,却让江瀚不得不开始深入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矫枉过正的情况?

原本被欺压的良善百姓,突然有了丁点权利后,怎么转头又开始欺压起了他人?

思索良久后,江瀚才慢慢得出结论。

首先便是因为仇恨的惯性。

长期被压迫的怒火一旦点燃,就像决堤的洪水,很难强行控制。

当“豪强、官绅、学蠹”这些标签被无限扩大化,所有与之沾边的人,都可能成为泄愤的目标。

仇恨蒙蔽了双眼,同时也模糊了是非的边界。

再加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天然带有巨大的物质诱惑。

当一些人发现,打着“正义”的名号,可以名正言顺地抢夺他人的财产,甚至轻易决断他人生死时,内心的贪婪和恶念便被无限放大。

很快便会从反抗压迫,迅速堕落为追求不劳而获的暴利和发泄原始欲望的快感。

底层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在起事狂热的气氛中,他们极易被煽动,盲目跟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