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随即解释道:
“眼下机会难得,朝廷的主力现在无暇他顾,咱们现在只需要对付四川明军。”
“要是拖久了,咱们很可能会面对汉中和川中明军的夹击。”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江瀚没说,那就是后金的动向。
根据邓阳传来的消息,后金已经统一蒙古诸部。
江瀚很清楚,皇太极接下来就要对朝鲜动手,将其吸纳为藩属国。
反观自己这边,还在想办法怎么拿下四川府,进度实在太慢。
江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年之内攻破成都府,进而拿下四川省。
三年之内拿下云贵两省,然后再寻机出汉中,定西北。
时间紧迫,所以江瀚只能把步子迈大点。
“我军现在有三万人,我打算兵分两路。”
“一部由民兵做主力,看住保宁府城内的明军。”
“这一路留一万人,六千人守住北面的蟠龙山,防止张令从陆路突围。”
“另一路四千人,依托岸防和水师,阻击明军,一旦发现张令想从水路突围,立刻切断浮桥。”
“剩下两万人由我亲自带兵,围剿侯良柱。
议计已定,军中诸将开始有条不紊的交接工作。
保宁府这边由董二柱领兵,留下一半重炮继续围堵城池,鼓噪生事,避免被城中明军看出端倪。
而江瀚则带着邵勇,趁夜离开了保宁府,直奔南边的侯良柱而去。
南部县,明军大营。
侯良柱此时焦躁不已,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般。
保宁府张令的求援信一封急过一封,字里行间透着城破在即的绝望;
总督朱燮文更是措辞严厉,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他畏敌如虎,警告他如果再止步不前,就要立刻上书京师,直达天听。
侯良柱愤怒地将手中急报拍在案上,破口大骂:
“催催催,就知道催!”
“老子手里就这点人马,没等来秦良玉的白杆兵,拿什么去填那三万贼兵的刀口?”
“他张令也是沙场老将了,连十天半个月都撑不住吗?!”
看着朱燮元信中那不加掩饰的警告和威胁,侯良柱更是一脸烦躁。
“再怯敌畏战,逡巡不进,定当上奏朝廷,以贻误战机论罪。”
“这朱燮元好生歹毒,什么叫‘逡巡不进’,老子明明是在等援军,到他嘴里就成了‘怯敌畏战’,简直岂有此理!”
可牢骚归牢骚,侯良柱也不敢再继续磨洋工了。
朱燮元的手段,他比谁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