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21章 微操大师朱由检(第6页)

第221章 微操大师朱由检(第6页)

他不敢去想,下面的臣子们会怎么看他,会不会把他当成一个笑话。

可作为天子,他实在拉不下脸承认自己的错误。

于是他本能地开始找起了替罪羊,想要把自己摘出去。

可朝廷里的臣工们都清楚,这驱虎吞狼的“妙计”,是皇帝一个人提出来的。

就连温体仁和张风翼都只是附和而已。

无奈之下,朱由检只能把目光投向了还在千里之外的陈奇瑜。

而此时的陈奇瑜,正忙得焦头烂额。

他一面要忙着组织军队继续追剿贼兵,一面又要急着写奏疏向皇帝请罪,推诿责任。

虽然错不在他,但态度一定要有,这是陈奇瑜为官多年得出来的经验。

在他的奏疏里,先是把罪责归于监军太监方瑾,痛斥其“阻挠抚局,杀降激变”;

随后,陈奇瑜又把责任推给了在外围协防的陕西巡抚的练国事,说他配合不力,未能及时安顿好降兵。

收到奏疏,朱由检眼前一亮,背锅的这不就来了吗!

他立刻抓住机会,圣旨一下,首先逮捕了安抚官李嘉彦,随后又将陕西巡抚练国事等五十余人革职下狱。

然后,他又火速任命陕西左布政使李乔接任巡抚一职,收拾烂摊子。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

崇祯倒是把自己给摘干净了,下面的官员们却不乐意了。

很快,给事中顾国宝、陕西巡按傅永淳等人,纷纷上疏,他们将矛头直指身为主帅的陈奇瑜。

他们痛斥其招抚无方,以至于纵虎归山,酿成大祸。

眼见群情激奋,朱由检也只能“顺应民意”。

随后他以“调度无方,玩寇失机,致使大局糜烂”为由,将陈奇瑜给革职拿问。

尽管朱由检内心很清楚,真正导致此次围剿失败的,是自己力排众议的决策。

但为了维护自己圣明君主的颜面,他急于撇清责任,毫不犹豫地把锅扣到了陈奇瑜的头上。

就这样,大明第一任剿总司令陈奇瑜,被一纸诏书送回了老家保德州闲住,并且永不叙用。

崇祯一朝,起起伏伏的文官多如牛毛,很多人今日被贬,明日就可能被重新启用。

但陈奇瑜一直等到崇祯十七年,就连皇帝都吊死在了煤山上,他也没等来重新启用的诏书。

这位五省总督的政治生命,从此彻底终结。

原因很简单,皇帝不能容忍一个见证过自己决策失败的臣子,继续待在重要的位置上。

根据我查资料的情况来看,陈奇瑜应该是替崇祯背了大锅,不然不可能落得个永不叙用的下场。

虽然陈奇瑜反顺,但他最后面对清朝的招降,还是始终不肯剃发归顺,直到被人检举,最后死在了鞑子手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