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15章 开辟商道整治薛家(第3页)

第215章 开辟商道整治薛家(第3页)

而此时,统治着乌斯藏的,是信奉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白教)的藏巴汗丹津旺布。

可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信奉的却是格鲁派(黄教)。

所以,两方一直在为了信仰和地盘,争斗不休。

青海和西宁的蒙古部落,一直想要入藏“卫教”,只是苦于缺少甲胄和兵器,一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江瀚可是听说了,在青海西宁一带,十副布面甲,就可以换到二十五河曲马,其中还包含三匹上等种马。

一把精锻镔铁长刀,可以换两匹中等河曲马。

即便是一口最普通的铁锅,都能换回来一整头肥羊。

这等堪称暴利的买卖,要说江瀚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战马在古代的军事价值,自然不必过多赘述。

可到了明末时期,由于财政崩溃,明军的马匹数量少得可怕。

朝廷连人都养不活了,自然也没办法再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战马队伍。

也只有在辽东这样少数军费充足的地方,还保持着万余人的骑兵队伍。

可辽东的关宁军,面对的却是动辄数万的后金骑兵。

后金采取的可是以人养马的政策,随时都能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关宁军。

江瀚日后肯定是要对上后金的,想要征战北方,骑兵的数量就绝对不能少。

编练车营,打的是阵地战,只有骑兵,才能完成追亡逐北,一锤定音的歼灭任务。

但现在的问题是,江瀚的人马,根本没办法越过松潘草地,北上青海。

而且,藏地各种土司、寺庙的势力,盘根错节,外人想要进去做生意,简直难如登天。

而松潘卫的各处羌人、白草番部落,他们虽然也有不少马匹,但这些番部更多的,则是青睐于茶叶。

江瀚所在的龙安府,由于地处川北,海拔较高,所以气候寒冷,霜期较长。

全年的无霜期,仅有五个月左右,远低于川南或川东的茶区,不是茶叶的主要产地。

龙安府只是一个中转枢纽罢了。

所以,江瀚的计划是打通一条横跨,松潘卫——龙安府——保宁府——成都府的商道。

他可以从成都府或保宁府等地购买茶砖、精铁等物资;然后把精铁加工成刀甲、铁锅,最后把成品转运到松潘卫去。

至于启动资金,府库里还有些珠宝首饰,古玩字画,这些玩意儿虽然变现慢,但好歹也是笔不小的财富。

实在不行,那就搞点穿越者的老几样,白糖、玻璃、香皂、香水一个不落,全都给安排上。

白糖虽然用黄泥水淋糖法做不出来,但用活性炭吸附的法子,是可以搞出来的。

玻璃就更简单了,这些玩意儿虽然老套,但不得不说,做起来简单,挣得也多。

当然了,挣钱肯定没有抢钱来得快。

所以江瀚还准备往商队里塞些探子,借着经商的名义,偷偷往保宁府、成都府的各个州县里安插人手。

平日负责探查情报,战时化作内应,里应外合,协助破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