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首先是轻徭薄役,免除所有苛捐杂税,以减轻百姓负担;”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免除一切特权!”
“在我治下,无论是谁,士绅也好,大户也罢,全都要交税,谁也不能免除。”
“我打算,让你来带队,成立这个粮税司。”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李立远沉思良久,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回大帅,属下认为,首先从长远来看,咱们需要改革税制,优化税赋结构,形成一种‘重商惠农’的模式。”
“自古只听说农民起义,还没听说过商人能造了反。”
“正税,可以暂时沿用明朝旧例,但商税,必须大幅度提高。”
“大明朝的商税,三十税一,简直是闻所未闻!”
“我听闻,泉州市舶司一年才有一万两进项,而沿海的豪族,通过海贸,赚得是盆满钵满。”
“想当年两宋之时,海贸商税,可是养活了大半个朝廷。”
“宋之疆土,远大不如大明,可钱粮却生生不息,就是依仗海贸商税。”
“所以,税制必须要改。”
江瀚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而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我等成立粮税司,主要是避免隐瞒诡报,提高收税效率。”
“依我看,隐瞒诡报的问题,不仅豪绅大户有,而且在百姓农户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咱们初来乍到,对于各地情况不甚了解,还需要提防百姓虚报瞒报。”
“粮税司现在的任务,就是实地探查,预估田亩的产量,才能保证粮税的公平征收。”
李立远很清楚,农民从来不全是淳朴善良的。
有的人或许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所以会习惯性的瞒报,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有的人,他就是缺管少教,想贪占便宜。
江瀚听完,心中已有了决断。
“行,既然你想清楚了,那我就把粮税司交给你了。”
“明年春耕之前,必须把架子给我搭起来。”
“粮税司独立于其他部门,由我和赵胜分管,账目要交叉核对。”
“其下设两曹一营,分别是,征榷曹、审计曹、以及税警营。”
“征榷曹,为行政部门,设主事一人,由你兼任,下设榷使十人,负责具体的征收事宜。”
“审计曹,为监察部门,设审计郎一人,算手十人,负责审计账目,防止内部贪腐。”
“税警营,为执法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