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告诉你们王爷,老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我今天就要学学那武帝灭佛,把这帮不事生产的毒瘤给扫干净!”
为了进一步给瑞王和汉中府的大小官员们施压,江瀚随即派出各路大军,在汉中府附近攻城略地,而且还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强攻府城的姿态。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真想啃这块硬骨头,也不全是为了汉中府的百姓着想。
江瀚的目的,是想把川北的官军给钓出来。
只要镇守几个关隘的川军出来了,那他便可以找机会歼灭这帮川军,从而顺利进入四川。
然而,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汉中府,虽然和四川关系更近,但行政上,就是属于陕西省的。
要管,也该是陕西的总督、巡抚来管,跟川军没有半点关系。
明末这种“各扫门前雪”的官场弊病,早已深入骨髓。
要是头顶上没有一个总督各省军务的文官,那么各地的地方官员们,根本就不会理会隔壁州县的情况。
四川副总兵邓玘早已摆烂,他现在是出工不出力,一心只想着怎么让手下的将士们不再兵变。
并且,由于奢安之乱的余波,去年云南又爆发了沙普之乱。
云、贵、川三省的重兵,都由总督朱燮元、总兵侯良柱等人带着,此时正远在云南,配合沐府平叛呢,可谓是分兵乏术。
眼见钓不出川军,江瀚无奈只能召集起麾下诸将,一起研究,下一步该怎么进入蜀地。
从汉中入蜀,主要有三条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
荔枝道首先被排除,因为它需要横穿整个汉中盆地,一直到东部的石泉县,才能真正进入荔枝道,路途十分遥远。
剩下的,便是金牛道和米仓道。
李自成麾下有不少汉中本地的山民,对这两条路的情况了如指掌。
据他们所说,米仓道自汉中至巴中,地形极端险峻。
其中米仓山段的“孤云、两角”二峰,坡度极大,几近于攀岩,而且雨季滑坡频发,大军难以通行。
更麻烦的是,当地还有一股名为“摇黄十三家”的匪寇,占山为王,四处劫掠。
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而金牛道,则是从沔县,经宁强至广元,在广元处,又分成了东西两条线。
西线,是为剑阁道,大名鼎鼎的剑门关就在这条道上。
东线,则是保宁道,是明代的官驿主线,可以从广元直达保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