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前方,是上山虎麾下的把总邵勇;而在他后面,则是另一员悍将李老歪。
许可变被这两支精锐夹在中间,心中莫名地感到一丝不安。
他骑在马上,不时地回头,望向上山虎那杆中军帅旗,想要从帅旗下面找到上山虎本人的踪影,以求心安。
借着晦暗的月色,他隐约看见了中军处的上山虎,依旧披着那身标志性的金漆山文甲,被众多亲兵扈从紧紧拱卫在中央。
见此情形,许可变那颗有些忐忑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殊不知,此刻那中军处的上山虎,其实是董二柱乔装假扮的。
董二柱换上了江瀚那身惹眼的甲胄,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头部用兜鍪与面甲遮掩,四周被亲兵死死围住,摆足了架势,任何人不得靠近。
而此时,真正的江瀚,已经提前钻进了中条山里。
趁着所有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大部队上的时候,江瀚才带着人悄悄从山里出来。
陌底渡距离江瀚的驻地只有七十多里路程,八百精锐沿着黄河河岸一路疾行,只需一日便能抵达。
陌底渡,又称浢津渡。
北岸的中条山有一条浢水河流出,并在渡口处汇入黄河,故而得名浢津。
《穆天子传》中记载:“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
浢津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末,盐运业十分发达。
山西没闹贼之前,每天都大批驮队,满载着解州出产的池盐,翻越中条山,由此渡河南下,直抵长江流域。
因此,渡口周遭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为此地南来北往的商贩转运货物,其中最多的便是粮食、棉花、食盐以及各种日用百货。
一路走走停停,江瀚等人终于在次日傍晚时分,抵达了陌底渡下游的一处隐蔽河湾。
望着面前奔流不息、浊浪滔滔的黄河,即便是素来胆大包天的江瀚,此刻心里也不免有些发怵。
尽管已是初冬,黄河进入了枯水期,但这个河湾最窄处的河面,放眼望去,依旧有十丈左右。
看着这眼前宽广的大河,不少士卒都面露难色,下意识地吞咽着唾沫。
这帮来自西北内陆的汉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对着毛乌素沙漠发呆,哪他妈见过这么宽的一条河?
如今骤然看见横亘在面前的黄河天堑,即便嘴上不说,心里都感觉沉甸甸的。
他们可没有渡船,有的只是用羊皮浮囊扎成的筏子,最多旁边再捆上几个木罂、木桶。
面对着这滔滔大河,实在显得太过渺小,因此,很多人都踟蹰不前,迟迟不敢下水。
见此情景,江瀚知道,他这个主帅必须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