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39章 大明第一抽象孙元化(第4页)

第139章 大明第一抽象孙元化(第4页)

并且在天启四年,摇身一变,当上了兵部职方清吏司的主事。

从一个赋闲在家的举人,一跃成为了掌管全国兵马钱粮、地图关隘的正六品兵部要员!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声名鹊起,孙承宗赋闲在家。

孙元化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又腆着脸凑到了袁崇焕身边,再次回到了宁远。

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负责主持他心心念念的“铳台”和“火铳”的建造工作了!

这个“铳台”,自然就是孙元化从西洋书本上看来,并且向朝廷大力鼓吹的西式棱堡炮台。

可问题是,孙元化所谓的“学贯中西”,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把刀的翻译。

他懂个屁的棱堡设计和火炮制造。

结果就是,他督造的所谓“西洋火铳”,一门造价竟然要千百金。

(此器用一以当千,其费亦一以当十。每一门尚费千百金)

而他督造的西洋炮台,更是连火力死角都修出来了。

后金兵攻过来的时候,发现城墙上有火力死角,结果直接就开始凿墙破城。

最后是通判金启倧释放万人敌,才止住了后金的攻势。

(城上铳炮迭发。然止小炮也,不能远及故门角两台之间,贼遂凿城。)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军事技术专家”、“西法火炮权威”孙元化的前半生。

然而,他前半生的“拉胯”,和他后半生的“丰功伟绩”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孙元化的后半生,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搞出了登州(吴桥)兵变。

不仅葬送了一支精锐火炮部队,而且还把红夷大炮的铸造技术和熟练工匠,都送给了后金。

崇祯四年七月,大凌河之战爆发,祖大寿被后金重重围困。

此时的孙元化,已经升任了登莱巡抚。

他手握重兵,负责从海上调兵,支援大凌河。

结果等到大凌河之战都打完了,城内弹尽粮绝,祖大寿无奈降清。

孙元化派出去的支援部队还没上岸,还在海里漂着呢。

其中的事情比较复杂,总之就是孙元化一意孤行,裁撤了东江镇。

他接收了大量辽人,结果却不信任这些辽将,只重用自己带来的亲信。

于是,辽兵与山东兵之间矛盾重重、互相倾轧,内讧不断,最后引发了吴桥兵变。

登州兵变的导火索,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孔友德的手下偷了一只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