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江瀚只得耐着性子,用更直白的话向众人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咱们这帮人,大多都是些活不下去的泥腿子和边军出身,没什么见识,也没读过几本书。”
“大家最初造反,可能就是为了一口饱饭,为了活下去。”
“一旦打赢了几场仗,占了块地盘,手里有了点钱粮兵马,就容易满足,容易忘记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有的人,听到朝廷许诺的官身,就动了心,想着就地投降;”
“有的人,骤富之后管不住自己,只顾着享福快活,失了锐气,自甘堕落。”
江瀚顿了顿,继续分析道:
“所以咱们的队伍,看似人多势众,但往往根基不稳,人心不齐。”
“就拿神一魁来举例,他手下拥兵数万,可有多少是真正的自己人呢?”
“杨鹤只是稍微给他上了点压力,然后再一招手,神一魁便降了,全然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这就是我说的,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没有明确斗争目标,没有坚定的斗争之心”
尽管江瀚已经尽量用大白话来解释了,但在场的众人,除了少数几个人若有所思之外,大部分人仍然有些懵懂,听不太明白。
看着这帮人似懂非懂的模样,江瀚心中暗下决心。
趁着眼下这段难得的休整时间,是时候抓一抓军中的思想教育了!
他要在军中开班识字。
虽然不至于让这帮大老粗们做个什么文章出来,但至少,江瀚得先让他手底下这帮核心骨干明白,他们到底为何而战。
江瀚来自后世,自然也想打造一支红色队伍。
但他也知道,在明末这个时代,这样队伍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光凭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撑起这么大的工程。
他只能吸取和借鉴一些后世的先进经验,把手底下的军队尽量向后世靠拢。
而在军中进行思想建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眼下,江瀚要解决的第一个思想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他彻底打消麾下将士们,对招安受降的任何一丝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