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中的清水沸腾了一阵子,楚潇潇当即取出经过高温后的软刷,轻轻地刷去骨殖表面沉寂较深的淤泥和腐烂物,露出下面掩着的森白骨面。
而对于一些深入骨髓的顽固污渍,则以煮过的白布包裹葱白,蘸取陈醋,蹑手蹑脚地轻敷于其上约半柱香时间。
陈醋遇热可软化分解其内部的有机质而且对于骨面带有轻微的腐蚀性,可以让一些刻画较浅的痕迹更易显现出来。
最后再以白布包裹酒糟,经沸水浸煮后轻轻擦拭,既可以去除骨面上经年形成的异味,亦有轻微漂白显色之功效。
首先处理的便是那打捞上来的年仅四岁的幼儿骸骨。
随着楚潇潇依此流程缓慢而又精准地将附着在上面的泥垢褪去,一道道颜色暗沉,刻画歪歪扭扭的纹理渐渐清晰了起来。
孙录事站的较远,以他的位置看去,那些痕迹像一条条干涸的血迹被深深烙印在白骨之上。
他瞬间冷汗直流,汗毛耸立,略微调整自己的呼吸后,快速在卷宗上记录:
“经验:骸骨表面显暗沉色纹路,观察后似血类朱砂,暂无法分辨其为何物,且集中于椎骨第二到第七节,乃死后刻印…”
后续六具尸骨,全部依照现有流程,逐一清洗,一一验看。
在第二具骸骨的左侧第三、四根肋骨之间,她发现了类似的刻痕…
第三具骸骨的右侧锁骨近肩峰处…
第四具骸骨的额骨正中央…
第五具骸骨的右侧髂骨翼外侧面…
第六具骸骨的左肩胛骨脊柱缘…
第七具骸骨的胸骨体正面…
每一具骸骨上,都刻有那种诡异的暗沉色符号,位置各有不同,或显或隐,或浅或深。
但笔触的走势,骨面上暗沉颜色的质感,甚至是那种异于中原地区的抑郁风格,都与洛阳县最初上报的疑骨和那日在殓房蒸骨验看的七截胫骨一致。
至此,楚潇潇最终确定,这七具骸骨便是洛阳县衙殓房中那七截胫骨的主人。
而且,经过这一次的验看,楚潇潇更加确信,这绝对不是一次仇杀或所谓的邪恶仪式。
根据痕迹的走势和形态,她大概可以断定,应该是字或者是画。
在这些刻画的符号下,一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惊天阴谋。
“孙录事,将这些纹路仔细临摹下来…方位、大小、笔顺走势尽数做到精细,不得有误!”她旋即冷声吩咐。
孙录事不敢怠慢,屏住呼吸,以工笔技法,竭力将每一个纹路的细节都在纸上清晰勾勒出来。
紧接着,楚潇潇再次捻着她那套标志性的“白骨银针”。
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数根银针,分别刺入骸骨的不同骨缝间及刻有符号的骨面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