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然并不相信。
近些年大王宠幸方士,服用金丹,越发喜怒无常。不少人心中忧虑,却畏惧大王威仪,不敢说也不敢劝。
结果卢生侯生求仙失败跑了,惹得大王大怒,要活埋一众方士。
顿时大臣们拍手称快,甚至诡异的觉得损失的被卢生带走的巨资是好事。
——用钱财这身外之物换得大王清醒,这买卖合算。
谁能中途又出变故,大王不仅没清醒,还弥足深陷,信了朱姓方士的鬼话!
将她认作神仙弟子,在宫内捣鼓罢了,还要封她为国师,满足她一切能满足的要求,这怎么行?
许多大臣剧烈反对。
第一场朝会就在混乱中结束了。
事后不少人去拜访王将军、蒙上卿与丞相李斯,不解他们为何在朝堂上沉默。
若反对声浪中有他们助阵,大王必不会一意孤行。
他们不解,他们痛心疾首,却只得来一句暗示:
神仙弟子一事可能为真。
朱丹开鼎炼制除草丹那一日,嬴政特地叫了不少人见证,虽然蒙上卿与李斯都不在场,但王贲在,少府也在。
偏偏前两人深知嬴政性格,就算没有打听所谓神仙弟子的事迹,也不会傻的当堂反对。
开什么玩笑,大王要做的事又哪有做不成的?
你算什么东西,居然以为大王会因为你的反对就放弃?
当初废分封而启用郡县制,多少人反对,可陛下是怎么做的?
一力支持李斯,不曾有任何动摇。
现在大王的决心比那时更坚定。
在九卿或沉默或暗示中,众大臣绝望的发现,他们还是只能妥协。
就在他们快要认命的时候,九卿之首奉常的属官胡安胡太祝悍然发声。
他坚决反对朱丹担任大秦国师。
但原因并非他质疑朱丹神仙弟子的身份,相反,正因为她是神仙弟子才不能,因为她除了是神仙弟子,还是赵国公主。
所有人:“……”
他们不敢直视大王,纷纷去看何奉常。
对方神色平静,一如既往的没有多少表情。
没有惊讶,这并不代表他早已知晓此事。
奉常虽为九卿之首,说起来管的事情不少,除了宗庙祭祀,还兼具部分文化职能,比如天文历法卜筮和医疗。
但嬴政更注重实用性,更在意军事、行政和财政,所以奉常不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手握实权。
他也非常识趣,基本不怎么说话,跟个木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