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琢磨着接下来的事情,夏忙快要开始,冬小麦也要收割,蔬菜水果,冬季种子的培育一样接一样,他在心里安排好事情,有些担忧起小夫郎的家人。
希望小夫郎的家人早点抵达,若是碰到夏忙担心空不出时间招待好对方。
对方的房间已经早早收拾出来,夫夫两人已经搬回原先的卧室。
希望大家都平安无事。
黎源收了麦子拿去祠堂脱壳,程序跟稻米差不多。
先前村里以黎源的名义收了三百两做村子公用,村长召开会议后,除去购买织布机,还购买了一头驴,再找石匠打了几个磨盘,方便夏忙时公用。
村里种小麦的人不多,黎源一个下午就脱好壳,将麦粒和壳搓堆装回家。
等着有风的日子扬了扬。
黎源记得扬麦子那天是个傍晚,夕阳照红村落,人和动物都拉出深色细长的剪影。
池塘上方的位置平了块空地扬谷子。
谷壳下雨似的飘向远方。
小夫郎赤着脚在不远处的谷堆上走来走去,月白色的衣袍和长发在风里随着谷壳一起飘向远方。
谷粒变成面粉前要先用水掏,捞出麦余子不要,然后晒干,再掏出余渣就是磨面。
黎源磨了两百斤面粉,剩下的都放进地窖里。
地窖也是贾怀那班人挖的,挖得像个古墓,看见成品时黎源怀疑他们干过盗墓。
不仅大还深,四面做了防潮处理贴了青砖,待得久也不觉得闷。
之前存的好多主食都储存在这里,包括黎源十分宝贝的各种种子。
黎源又查看了粮食储备,发现储量丰富放心不少。
眼看夏忙一日接近一日,稻田里的麦穗染上金黄漂亮的颜色。
黎源时常登高眺望远方。
小夫郎倒不觉得能这么快寻到人,但哥哥这般关心他,心情也一日好过一日。
直到一日傍晚,突然两辆马车驶进梨花村。
最先来报信的是大牛春狗,“黎大哥,珍珠哥,村里来外人了。”
黎源正在院子里做活路,闻言丢下物件,牵起跑出来的小夫郎,两人朝着外面跑去。
马车驶到林家下方就无法再前进,赶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唐末。
多日不见,唐末满身风尘,也不多礼,“手下幸不辱命,带回老夫人和小公子。”
小夫郎的脸色白了几分,黎源扶住他轻声道,“先把人带回家。”
黎源家住的稍微偏远点,但眼看着远处有人影缓缓围过来。
小夫郎咬牙点点头,布帘掀开,顿时脸色大变,也顾不上其他,“祖母,祖母!”
唐末赶紧道,“老夫人旅途劳累有些中暑……”
“哥哥,快帮我将祖母扶进屋子。”语气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