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合同,黎源要了杯咖啡在角落里寻了个位置想事情,这种时候大家都不会去打扰他,也是接触久了大家才发现,黎源这个人看着平易近人,好说话的样子,其实很有距离感。
他的距离感体现在很多地方,例如店铺里一旦进入正轨,他就不再干涉,三天开一次会,提出他观察到的问题,如果没有改善,开会上再提,若是硬件问题,可以稍后处理,若是人为原因,他会提点几句,还是不改,那就换人。
他宁愿少卖单子,也不容许队伍里混进老鼠屎,况且他开的薪酬高休假足,暂时没有人有异议,你不干,多的是人来干。
宋文彩端着手冲过来,他也喝习惯了,每天一杯别提多提神。
“想什么这般认真?”
黎源问道,“现在每日流水如何?”
春节开市近一个月,把喜茶形容成一个聚宝盆也不为过,每日排队的客流量都是看得见的。
宋文彩脸上顿时露出容光焕发的笑容,他压低声音告诉黎源,这个月店铺销售加订单,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竟然接近四千两。
即便是黎源也微微挑眉,一个店铺能做到这个数,后世只有超级网红店才能做到。
不过他们的喜茶跟现象级网红店又有什么区别?
宋文彩高兴地手都在抖,他占四成股份,一个月能分到一千多两,一品巨官一年收入都没他薪水高,他想飘。
黎源一盆冷水泼下来,“豆源告急了!”
啊?
宋文彩张着嘴,没有豆子他们店就开不下去了,“我我,我现在找人去找豆子?”
黎源摇摇头,他需要豆子的事情早不是什么秘密,陆陆续续一直有人送给他看货,但存在两个问题,供应量和豆子品质问题。
“宋兄在南方认识人不?最好会种植的。”
宋文彩脑袋转了转,瞠目结舌地看着黎源,“你不会想自己种豆子吧,可是这豆子长出来得多少年?还有在南为橘,在北为枳的道理你是知道的吧,你怎肯定番邦的豆子来到我大朝还是这个味道。”
黎源不急不缓,“不需要最近几年,如果有认识的人可以把这个问题纳入计划。”
宋文彩很紧张,他清楚一旦断货,对喜茶的口碑打击有多大,“那怎么办?”
黎源真看不出着急,“等一等!”
他要说另一件事,“接下来三个月我不打算分成。”
这个宋文彩无所谓,他不缺钱花。
黎源找了花三过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打算建一个面包加工厂,再就是开第一家分店。
“加工厂的位置选择海事局那边的仓库区,分店我想选在学院那边。”
“我预估了成本,除去这个月盈利四千两,大约还需五千两,所以我想走贷款,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是继续跟我合伙,还是止步于海市这一家。”
这件事风险大,即便是宋文彩也一下拿不出五千两这笔巨款,更不要提花三。
而且豆源紧缺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一旦喜茶断供,面包的销售势必受到打击,那么加工厂和分店又何必张罗。
而且宋文彩对加工厂根本没概念。
至少目前为止,大朝的餐饮都是现吃现做。
黎源那个什么加工厂听起来是将面包先生产,再拿出去卖,听着就不新鲜了。
自然宋文彩也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