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下雨哪里不舒服了,啪叽——贴一贴……”
霍长寿说话有趣,膏药又不贵,还是崔善堂的货,很多人纷纷解囊,转眼的时间,还真卖出去几十贴。
眼见着膏药快卖完了,霍长寿掂了掂铜板,得意道:“爹,你看我是做生意的料不?”
霍老二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顺利,忍不住揉了揉儿子的脑袋,“是做生意的料,以后咱家就指望你了。”
宁老汉一上午还没卖出霍老二一半的银子。
盯着他框里的钱袋子,眼睛发起了光。
“你这银子来的容易。”
霍老二谦虚道:“都是玉婵的功劳,药可是玉婵熬出来的。”
宁老汉忍不住吧嗒气嘴,“早知道玉婵聪明,果然。”
霍老二拿出两贴膏药送给宁老汉,“这个你拿着,哪里不舒服贴一贴,管用着呢。”
自己女儿熬制的膏药,宁老汉当然不会拒绝了。
“那我就收了,亲家公。”
……
宁玉婵知道霍老二和霍长寿出去卖膏药,心里一直紧着。
这可是她第一次熬制出来成品,如果一贴都卖不出去……
桃花也在担心。
上午读书的时候被先生敲了好几次脑门。
“嫂子,你说爹和长寿能卖出去吧?”
宁玉婵哪里知道,不过她还是特别有底气地说:“肯定能。”
桃花高兴了:“我也觉得能。”
自从田凤英来了崔善堂,大家的肚子终于不再受折磨了。
她虽然不会做什么花样,可烙饼、煮面条、炖菜、炒家常菜做得都很好吃。
崔青城看她靠谱,把买菜的工作都交给了她。
田凤英从来没想过,她一个农村妇女还能来城里打工,并且得到城里人的信任。
心里高兴,干活都比以前有力气。
没事的时候,她又让宁玉婵教她几样有特色的饭菜。
崔善堂的伙食也是越来越好了。
就连崔大夫一日三餐都准时来餐厅里吃。
这可是很新奇的事。
傍晚,忙完药堂的事,宁玉婵先回了租住的宅在。
晚饭后田凤英要收拾碗筷,桃花留下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