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战乱中的女子。
她这会儿甚至有点害怕天黑,也不敢想等夜幕降临之后会发生什么。
虞绾音摸了摸发间,摸下来一个素钗。
若是真有什么,自我了断会不会好过一些。
可她又不甘心。
为什么从小到大,她无论做什么都还是这样。
她仿佛被一个荒芜混乱的时代裹挟,渺小又不堪,怎么都改变不了被洪流冲入谷底的命运。
青颂哭红了眼睛,抬眼看着虞绾音握着一枚素簪发呆,自己也找出来了一个簪子。
若是不行,她就跟夫人一道走了的好。
青颂又想起来虞绾音在奉天寺抽出来的家破人亡下下签。
她泄了一口气。
如今境况和那签文一模一样。
就是那老方丈还哄他们说什么,夫人是有功德之人,遇险凶中藏吉,皆有转机。
夫人有功德又能如何,那劳什子转机在哪呢。
青颂黯然神伤许久,外面传来些吵闹嘈杂声。
期间夹杂着一个中原小孩清亮的声音。
“去汇南的路啊,我知道,要我带你们去吗?”
青颂蹙眉,愈发心神不宁,她偷偷掀开帘子看了看。
看到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正笑呵呵地跟胡人们交谈。
少年朝他们伸出五根手指,“我带路的话,五两银子就可以了。”
青颂气不打一处来,“这些郢州百姓不知道胡人是来进攻的吗?怎么还带起路来了?!”
“五两银子就能把自己人买了,这些人……”
虞绾音顺着青颂的视线看过去。
看清来人时,蓦的愣住。
虞绾音忽然放下了手里的发簪,连忙上前细看。
外面少年嘴皮子麻利,很快就跟胡人谈好价格,说带他们从这片山林出去。
“你们真是找对人了,我家就住在这里,没有人比我更知道哪条路顺畅安全了。”
胡人见此还一个劲地夸她识相,将前面车马和司南交给她。
少年颇为狗腿地接了过来,抬眼就瞥见了那边马车上的虞绾音。
在她看过来的瞬间,虞绾音再度确认。
那就是阿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