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如今我们还剩三千兵马,要分给陇安和台溪两座城池,一边一千五……是不是太少了。”
虞绾音被开头那声“您”叫得发愣。
“你问我?”
柴烽抓了抓脑袋,“是我之前不懂事,对夫人多有冒犯。”
“说实话,在策略这方面,我懂得也不如您多,该问的该是得问。”
算下来,陇安是中原腹地一直以来都比较安全的地方。
上次开战还是几百年前先祖开朝的时候。
柴烽作为一座城里普普通通的守城将,没有太多作战经验。
别的他也不管,只要能救陇安,他就听他们的。
虞绾音有点茫然,“少肯定是少。”
“不过事有轻重缓急,我倒觉得,如果郡守真的想保台溪,可以给台溪多一点兵力。”
“两千多,也是可以的。毕竟他们得打过台溪才能过来。”
柴烽一面听,一面记,“必定是要保台溪,台溪失守,那陇安也不安全。”
虞绾音又提醒道,“但还是少。”
“你们在民间征兵是可行的,尤其是台溪这种曾经被占领过的地方。”
“必定是有人跟你们一样,恨毒了入侵者,这些人一样可以用起来。他们反倒比太平年间的兵马,更有用。”
虞绾音补充一句,“不过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我也没……”
“不,”柴烽反驳,“夫人说得很有道理。”
“哦对,”柴烽忍不住提起,“舵主他有没有想过,来陇安领兵?”
虞绾音意外道,“领兵?”
“对,他要是来,陇安总兵的位置,我可以给他。”
“我听他话。”
柴烽听起来是很迫切地想让戎肆过来。
毕竟现在不只是陇安,加上其他两个城池,柴烽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若是戎肆能过来帮忙,那他就不用日日忧虑该如何守住三个城池了。
柴烽多少也知道戎肆的底。
能守住一座山城,多少年来朝廷剿匪都毫发无伤的,定是能做这个的。
虞绾音觉得是可行的,“但是我做不了他的主。”
“这事你得问他。”
“他听你的啊。”所以柴烽才直接来问最终话事人。
他哪里听她的了,虞绾音不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