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04章 新城你来吧(第2页)

第204章 新城你来吧(第2页)

童贯慢慢开口来说:“臣童贯谨奏,请圣人安,臣得圣命,年初携十数万军南下讨逆,日夜兼程,夙夜忧叹,感念陛下垂爱之恩,未敢丝毫懈怠,自念以死报之,陛下神武昭彰,将士皆奋勇效死,终大破贼寇,勇擒逆首方腊于清溪,再叩陛下安……”

程浩自是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需要学的东西,心中还在疑惑,只听童贯继续来说,慢慢说着……

忽然话锋一转:“于湖州城南,前锋将军苏武百死,以七千众,击逆贼十万之众,奋勇杀贼,更遭贼内外夹击,人心惶恐,败局已定,惟苏武孤胆以对,身先士卒,奋死再前,几番没于贼阵,险象环生,几番冲杀而出,苦战三个时辰,兵刃加身,大小伤几十处,依旧来去冲阵,终于击退逆贼,斩首四万三千余级,俘虏三万七千余贼……又再战,逆贼二十万再来……湖州城内一片死气沉沉,惟苏武……斩首七万三千余级……筑京观于城外,逆贼闻风丧胆……”

程浩懂了,原来是这个道理……

童贯慢慢在说,一场一场,慢慢润色,程浩陡然间感觉自己好似真的学会了……

再是杭州,再又是如何孤胆深入敌后,如何智计百出,如何奋勇当先……

一篇下来,洋洋洒洒万字不止……

写完还要重新誊抄一遍,程浩是痛苦的,但也是高兴的,这篇报捷之文到了天子面前,程浩都不敢想象苏武在天子面前,该是什么形象。

又是智计百出,又是百死敢战,又是体恤百姓,又是团结同僚,不知多少次艰难之中,还能振奋士气,不知多少次危难之时,更能力挽狂澜……

汇报工作,那真是一门学问,真得学!这案牍工作,其实也很辛苦。

童贯也是说得口干舌燥,哪怕誊抄之时,童贯也盯着看,时不时还要删改,遣词造句都要仔细琢磨,可见童贯对汇报工作的事情何等认真。

程浩更是频频起身,也是腰酸背痛,手也开始麻木……

程浩也有笑语:“这枢相可真不好当……”

童贯也来笑:“世间之事,都难,何其难也!”

这边,正战于案牍。

那边,新城,正战于城头。

只看得那城头之处,攀爬而上的军汉也是无数,却是哪里又有人真爬得上去?

自是那城头之上,抵抗之力着实不小,那邓元觉更是身先士卒,在城头到处来去,麾下军将更是个个悍勇……

这一彪人马,与其他贼寇,显然真有不同,虽然邓元觉麾下,真正敢战之人并不多,不过四五千号。

却就是这四五千人,堵在城头之上,那些怀着捡漏心态上阵的京畿军汉,又怎么可能轻松爬得上去?

谭稹站在将台头前,已然呼喊不止:“命督战队往前驱赶,退者,立斩!不前者,也斩!”

军令倒是没什么问题,若是在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里,这般军令,那自无妨。

但此时……

将台上的苏武也起身了,往前走去,他知道,这道军令下去,只怕要起乱事。

第一个问题,督战队是哪些人组成的?他们是不是真的敢阵斩那些不往前去的?他们以往杀过人吗?

第二个问题,是进者多?还是不进者多?若是不进者多,杀得过来吗?

第三个问题,不进者若多,当真杀人,一旦内讧反抗起来,如何是好?

苏武就看着,当真也有督战队前去驱赶,第一个问题就发生了,督战队还真不太敢阵斩自家军汉……

第二个问题也随之发生,城头上不去,岂不就是许多军汉拥挤在城下?退不退且先不说,进也没处去进……

将台之上谭稹岂能看不到?便是再去呼喊:“来人呐,速去传令督战队,若是督战不利,督战队也斩!”

苏武听得一愣,这是发了疯了?也知,这更是谭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今日还不能破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