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果然是不讲道理的东西。
还好他压根不相信这玩意。
理了理心情,羽生秀树没有再做什么深情,而是这样对内藤晴子说。
“去综合商社帮我,其实也是在帮你。”
“嗯?”内藤晴子俏脸露出疑惑之色。
羽生秀树解释道,“你之前找我帮你收购霓虹放送,控制富士电视台,目的无非是想向家族证明自己。
可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这件事上的成功,或许会让家族意外,但却不一定能得到认可。”
“为什么?”内藤晴子问。
“很简单,因为行业的关系,富士电视台的知名度虽然高,但和综合商社却是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彼此间的体量也差距太大,使得你很难对家族造成直接的影响。
你的家族长辈或许会震惊一时,但很快就会将这件事遗忘,顺便评价一句,这不过是不懂事的孩子在胡闹罢了。”
羽生秀树此时的话可一点都没夸大。
无论是丸红商事,还是伊藤忠商事,那都是各自财团中的核心企业。
论年营业额,后世基本都是千亿美元左右级别,排名霓虹企业前列的存在。
可富士电视台呢?
媒体行业的特点就是名气广,影响大,体量小。
每年算算账,营业额五千亿日元上下,利润能有两三百亿日元就算不错了。
论营收能力,利润率,富士电视台别说和大型综合商社对比,甚至都不如现在的云上卫星电视台。
云上卫星电视台的收费用户数量,在1990年初已经达到了七百三十万,不算商业广告,周边营收,单单月租费收入就超过两千六百亿日元。
要知道这可是稳稳到手的钱,旱涝保收,受市场影响极小。
不像富士电视台那般,经济稍稍下行,广告商这边减少投入,营收立刻暴跌,然后一大堆节目就陆续被砍,紧跟着导致观众不满,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恶性循环。
反观云上卫星电视,因为本身主要收入渠道特殊,并不依靠广告商,所以无需看广告商的脸色。
只要用户喜欢,云上卫星电视就能不断制作更好更优质的节目,反过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付费订阅,形成良性循环。
也正因为如此,最近在霓虹各大民放电视台因为制作经费不足,纷纷含泪砍掉一大批节目的时候。
云上卫星电视反而加大了节目投入,借机给自己吸引了更多的付费用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之前因为赞助商慷慨大方,各大电视台在音乐打歌节目上投入重金,打造出各种华丽的打歌舞台。
现在霓虹股市崩盘,经济下行,广告商撤资,这些华丽的打歌节目难以为继,陆续被削减预算或是直接被砍掉。
这也是为什么,在九十年代的霓虹电视圈,投资更小的室内谈话节目纷纷崛起。
毕竟在霓虹,主持人和嘉宾的酬劳是有上限的,可节目的硬件投入却根本没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