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 第七百二十七章 等的就是这个话题(第2页)

第七百二十七章 等的就是这个话题(第2页)

团队中的第二个重要人物,则是索尼在阿美利卡的总裁,米基·舒尔霍夫。

这位索尼的北美负责人,也是盛田昭夫一手提拔的,属于盛田昭夫的“自己人”。

而最后一个重要人物,便是哥伦比亚影业CEO,彼得·古伯。

表面上,彼得·古伯也和盛田昭夫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

所以当索尼的收购开始,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且奇怪。

进军好莱坞,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决定是盛田昭夫决定的。

收购团队的三个主要成员,也全都是盛田昭夫信任的友人,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但偏偏此时索尼的社长,负责指挥这件事的,又是对盛田昭夫唯命是从,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亲赴阿美利卡的大贺典雄。

这种情况下,大贺典雄把收购工作下放给盛田昭夫信任的工作团队,那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接下来,收购会出现什么结果,那就不言而喻了。

盛田昭夫拼尽全力想要融入阿美利卡上层社会,但阿美利卡上层社会却不是那么想要接受他。

这就好似一个痴心舔狗,拼尽全力去舔自己的女神,但女神却对他不屑一顾。

而盛田昭夫信任的“好友”们,也不出意料的在收购中,狠狠的坑了索尼一把。

作为中间人,商业顾问,以及盛田昭夫好友的彼得·彼得森,用尽了他在华尔街多年从业的“才华”。

彼得·彼得森帮索尼在收购中,把哥伦比亚影业的股价,从收购前的每股12美元,一路谈到了收购时的每股24美元。

谈判期间,哥伦比亚影业整整翻了一倍的股价,彼得·彼得森作为华尔街投行董事,私募基金创始人,借机赚了多少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最终,“费尽心力”的彼得·彼得森,在每股24美元的价格上,谈成了每股27美元的收购价格,成功让索尼溢价一倍,花费五十亿美元拿下了哥伦比亚影业。

重要的三人组中,彼得·彼得森能借着收购捞金,其余两人自然也没少跟着一起捞。

甚至哥伦比亚影业总裁彼得·古伯还获得了大笔的股份变现。

而有意思的是,在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收购传出去后,全阿美利卡立刻爆发大规模的反霓虹情绪。

索尼,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股舆论风暴的中心。

迫于舆论压力,索尼不得不公开宣布,不会让哥伦比亚影业变成霓虹公司,会完全保留原本哥伦比亚的管理层。

然后,索尼阿美利卡总裁米基·舒尔霍夫,以及哥伦毕业影业CEO彼得·古伯,这两人不但借着收购大捞特捞的人,还成功垄断了索尼在北美的权利。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也开启了长达多年的巨额亏损期。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看着眼前向他做出欢迎的人,眼神中的玩味一闪而逝。

站在羽生秀树面前的人,正是索尼阿美利卡总裁,收购团队三人组成员之一,米基·舒尔霍夫。

根据羽生秀树的渠道调查,索尼因为收购哥伦比亚影业而遭受阿美利卡舆论攻击,背后便有这位索尼总裁推波助澜。

当然,肯定也少不了哥伦比亚影业CEO彼得·古伯的手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