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格笑着回想起曾经。
1998年,在海布里的那个更衣室,他用全息投影仪放了七秒钟的球员跑位动画,那画面简直像从外星来的高科技一样让人震惊。
他当时也是如此坚定自己的理念。
现在想想,自己是英超教练里最后一个奇幻的完美主义者、唯美主义改革者和天主教徒。
秦铭似乎也似乎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一直崇拜那些不只是为了赢而赢、而是更愿意以某种方式去赢的人。”
“如果一个球迷早上睁眼后,能想到‘哦,今儿有阿森纳的球啊,我又能度过美妙的一天’,那我就愿意为此而工作。”
“如果我们赢了球,那说明我做得一定不错;如果没赢,那至少说明我尽力让大伙儿有这种层次的体验。让他们觉得能看得见美。”
温格重复了那天在剑桥大学演讲说过的话。
帕特-莱斯苦笑:“但足球实在称不上完美的运动。”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球场不是个追求美的地方,一场比赛90分钟,前锋追着皮球跑,后卫追着前锋跑,88分钟都是无趣的追逐和冲撞。
只有在剩下的几分钟里,当进球机会出现,足球运动才展现出不可思议的、让人顿悟的美。
三个球员形成三角形的跑位,微小的空当被悄然拉开,眼看就要破门,一条腿不期而至,把球破坏出了底线。
足球更像是破坏。
因此,在足球这项运动中,美丽是稀有的东西,追求这件稀有物件的代价就是意外。
对1970年的巴西来说,是1974年的荷兰。
对威尔希尔来说,是对阵诺维奇时受的困扰了他两年的膝伤。
对迪亚比来说,是被丹-史密斯铲成重伤。
对爱德华多来说,是被泰勒铲断腿。
二十年间,温格尝试着教导他的队员用双脚作画,让人看了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当人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讥讽已经不常见的美德成了众人最安全、最精明的活法儿时,这种感觉就尤其强烈。
因为现代的价值观是。能赢就行!
温格觉得这有点悲哀,倒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这项运动。
工兵型球员如流水线般被生产,以防守为主的无趣足球流行。
不是说不好。
而是温格认为,在这样不确定的世界里,美仍然是有价值的目标。
当然这是他的理念。
阿森纳不可能总是赢,但他们可以总是尽力踢得好、踢得赏心悦目,至少输也输得有意义。
如果结果必须是输,那么温格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漂亮地输?为什么不在输球中展示出你自己,而非要在大禁区内外蹲守90分钟、什么美丽的场面都不希望踢出来?
秦铭看到了餐厅门口的温格。
他想起了在本赛季夏窗时,面对多家俱乐部的追求,阿森纳给出的待遇并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