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控火异法】最后化生为了【御火神通】真意,对炼丹的技艺加持巨大。
不知道这【控水】最后会蜕变为妖法,还是神通真意?
林长珩无从得知。
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宋地并非水乡泽国,大江大河虽然有,却并不多见。
也没有大海在侧。
林长珩掌握这种【控水】天赋,对当下而言,似乎……作用不大。
只能列入备选。
……
而【水箭】天赋,林长珩曾让【深湖灵蚌】测试过,很强,蓄力一击,就是筑基中期的修士也不敢撄锋,但问题就在于“蓄力”,很容易被察觉,而后防范、躲闪。
甚至趁你在蓄力,直接袭杀。
若是有机会让它偷袭的话,可能会有奇效。
对此,林长珩认为可能不太实用。
毕竟除了势均力敌的斗法,基本上都是极快分出胜负,根本没有蓄力的时间。
尤为鸡肋。
而且真的想用此法,大可以提前将小白放出,令它伺机偷袭,可能效果还更好些。
……
至于【蕴灵】。
林长珩的第一反应就是,凡俗蚌类内可以蕴养珍珠,而妖兽蚌类,则可以蕴养奇异的珍宝。
他后来曾怀疑过,为什么从孙家出来的【深湖灵蚌】会寿元大幅减少,衰老至那般模样,却没有明显的毒素、伤痕等存在。
而孙家则干脆地外售,似乎知道这不可逆,二阶灵兽说卖就卖。
后来,得出了一个猜测,便是与【蕴灵】有关。
孙家可能将这灵蚌作为一种蕴宝的容器,蕴养了某种宝物,消耗、或者说汲取了它的生机,来加快宝物的成长。
最后应当得手,被利用完的【深湖灵蚌】也弃如敝履。
这也让林长珩合理地联想到了结丹修士。
据说结丹修士使用的不再是法器、灵器,而是法宝!
法宝与修士一体,休戚与共,可以收入体内蕴养,而且蕴养越久,越如臂使指,威能也更强。
不似法器、灵器,只能在储物袋中放着。
练气、筑基修士无法做到纳物入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