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那些模特们,都是她的朋友。”
“来到巴黎,是为了探班自己的朋友,并和她一起度假。”
“我就是这样与她们结识的。”
“之后在拍摄之余,与她们吃饭,逛街的时候,遭到了记者的跟拍,才出现了网络上的那些照片和新闻。”
“我和她们只是普通朋友,一起吃个饭而已,还有很多剧组的演员在场。”
“好的,那还有一件事,我们关注到,您与7日晚间,与这7位超模一同今日当地电影院观看电影。”
“请问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我邀请这几位在饭后,前往影院,观看了陆穿导演拍摄的《南京南京》。”
“她们不了解华夏的历史。”
“在观看了这部影片后,知道了许多关于战争时期华夏的民族英雄史与日军的暴行。”
“我觉得身为华夏人,有义务让更多世界友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而不是让其埋葬,无人知晓。”
“她们看完后心情很沉重,但也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
张远添油加醋,稍稍改变现实后,给出了自己的“船新版本”内容。
他大张旗鼓,和模特们一块将新闻搞的天下皆知,就是为了扩大影响!
在海外,那几位超模的名气比他大多了!
而他利用这些名气,就是为了让他去看《南京南京》这件事变得人尽皆知。
从而“出口转内销”,传到国内。
炒新闻,一定要有三段式。
起,转,爆。
没有转折,没有翻转,新闻就不够爆。
他先和模特们一块大张旗鼓的当街溜子,就是要做出一副花花公子,自己在海外玩的很花的样子给大家看。
老外不在乎,可国内观众不喜欢这种形象。
所以,这是他故意在把自己的形象先压低。
因为一位警察抓坏人,这叫工作,不叫新闻。
一位死刑犯当街救人,因此受伤乃至牺牲,这新闻立马就炸!
前后得有反差,大家才看的带劲。
这就是文学中最常见的手法,欲扬先抑。
张远骚的很,身边都是大洋马。
所以他的夜生活一定非常丰富,需要打马赛克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