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之后,我便把他关在了后院,就差吊在房梁上抽了。”
“可依旧是鬼迷心窍,本性难移!”
“嘴里仍旧是嚷嚷着什么太子,什么高门,什么名望之后,岂能与黔首为伍?这些混账话!”
“可怜我家亲兄,死的早,被他娘亲惯了一身坏毛病,之前在老家浑浑噩噩,花天酒地,想着送到长安,让我帮着谋一个前程,可······”
“哎!”
褚遂良又叹了口气,心中颇为愁闷。
刘仁轨和常何闻言,都摇摇头,‘啧’了两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
更何况亲兄之后,这在古代,其实是可以视为己出的!
这样的事,刘仁轨和常何,还真不好出主意。
张楚回忆了下:“是那个叫褚忠的孩子?”
“张祭酒还记得?正是这个不孝子。”褚遂良有些惭愧。
张楚眯了下双眸,心中微动,吃了一口爆肚,嘿嘿一笑:“登善兄,一直把人关在院子里,也不是个法子。”
“谁说不是呐。我已经和夫人商议,把他送回老家去了,起码,在老家惹祸,比在长安惹出来什么乱子,要好收拾些。”褚遂良很无奈。
“心疼他吃苦吗?”张楚问道。
褚遂良愣了下,连忙道:“自是不心疼,打骂皆可,只要·····只要能留他一条命!毕竟亲兄,只有这么一个子嗣。”
“张祭酒,有法子?”
“有。”张楚端起了酒杯,瞧着他:“改明,我派人,把他送到北山去,愿不愿意?”
北山?
那里不是安置流民的地方吗?
褚遂良嘴唇嗫嚅数下,闪过一丝不舍,但想起褚忠现在的样子,而后一咬牙:“好!”
“那就,交给张祭酒了。”
“只是不知道,张祭酒,北山那边,现在在做什么呐?”
褚遂良好奇。
刘仁轨和常何其实也都望了过来,同样好奇。
北山之事,长安皆知。
张楚拯救了陇右道流民万众,他们三人每每想起,都忍不住感慨,张楚这团火焰之旺盛,他们三人捆在一起都比不上!
不免,心中都是敬佩,张楚真的是一步步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