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唐十万里 > 第233章 谁看能恶心谁该下一剂猛药了(第4页)

第233章 谁看能恶心谁该下一剂猛药了(第4页)

“从十五岁起,孔老二就下死劲,拼了老命的学习之前周朝的典章制度。”

“学习旧贵族的所谓“六艺”,梦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复祖先荣光,以好让自己继续骑在百姓,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

“········”

张楚通读了一遍,只觉得精神都有些焕发起来了。

这篇文章当然不是张楚的原创,而是自己故乡一位战士所做。

张楚还记得,当时自己看到这篇文章时的惊艳。

毕竟孔子的地位高高在上,实在是没想到竟还有这么一篇批判孔子儒学的文章,故而记忆深刻。

当然,张楚也知道,历史对于孔子的评价绝对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

这篇文章也只是其中一个观点的表达,乐呵乐呵就完了。

但,现在,张楚睿智的发现,拿过来用似乎丝毫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孔颖达这群老匹夫,就是抓着自己的一点来批判,来阻止时代的进步,刚好,这篇文章正当时便是为了冲破旧时代的束缚解放思想而作,就是为了批判以孔子为护身符而不思进取的某些人。

大唐要继续发展,突破固有的思想,不论怎么看,也需要下一剂猛药了。

嘿!

看了好几遍,这文章简直就是为了国子监这群老匹夫而生,就是为了帮助大唐往前发展而生。

张楚心满意足的合上纸张,放到胸前,张楚已经开始计划,把这篇文章,传遍整个长安,甚至于整个大唐。

现在长安百姓,已是有接受这篇文章的能力了。

他们学习了民学拼音,虽说高深莫测的句子他们不理解,一些难得字也不认识。

可自己的行文,都是白话文,什么意思百姓们一看都懂。

当然,如果能再配上图片,做成连环画的形式就更好了。

不过,这些都需要把握时间,若是时间不够,暂时只能光印制文章了。

张楚很清楚,长安百万人口,想要覆盖整个长安,最少也得有个十万份,若是再印刷图片,就太过于复杂了,时间,来不及。

自然,十万份如此庞大的需求,绝对不能像之前程处默他们传播民学拼音时的笨法子那样,自己誊写。

怕是把自己的胳膊累折了,也写不出来这么多份。

张楚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那个办法才能助自己了。

当然,这篇文章,只是自己反击的一个手段。另一个手段,明日也要同步实施了。

张楚思索着,吴娘把饭菜放到了桌上。

吴娘不打扰,静静站在一侧。

片刻后,张楚拿起碗筷,边吃边继续思索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